“咔嚓!”果农宋书成摘下一颗刚成熟的苹果,一口下去,齿间发出清脆的声响。他发现,自从红苹果住进了“白纱帐”,年年都是丰收年,果味也更香更甜。9月是苹果丰收的季节。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牟坪村千亩苹果基地里,白色的防雹网盖住了大半个山头。防雹网下的苹果熟了,一个个红彤彤的,果香四溢。“每年最怕下冰雹,那雹子大得像蚕豆,一旦防不住,果园就得遭殃。”宋书成说。记者来到苹果基地时,工人们正忙着分拣、装卸,空地上堆满成箱的苹果,等待被运往全国各地。基地负责人李中荣先容,今年由政府补贴安装的防雹网,挡住了上半年两次冰雹,才保住了这千亩苹果。
站在山头远眺,防雹网在梯田上连成了片,犹如一张张“白纱帐”。走进一看发现,里边还藏着不少看点:果园安装了一套现代农业物联网系统,让小苹果不仅保住了亩产数量,同时也增添了科技含量。记者看到,一株株果树的腰部,被一根长长的细水管连接。“这是压力补偿式滴灌管,能使每个栽种点的滴水量不会因地形高低出现偏差。”李中荣说,这样的精准化灌溉,让每一棵树都可以生产出优质苹果。
“大家还通过设备收集果园的湿度、风速等信息,然后传输到云端系统,人工通过手机APP,就可以操作整个果园的生产。”李中荣先容,果园地下埋着土壤水分监测仪,坐在室内就可以掌握土壤含水量,再用手机操控灌溉和施肥。目前,李中荣所在的企业正与北京一家科技企业洽谈业务,希翼借助卫星定位系统,对自家果园里的每一棵树精确定位,借助苹果基地气象台发送的数据,对果树的长势进行监测:“哪一块地该浇多少水,哪一棵树该施什么肥,大家都能通过卫星及时获知,从而实现对果园的超前管理。”
劳动强度下降了,收入反而增加了,物联网技术最终给农民带来实惠。宋书成把土地流转给了苹果基地,自己和妻子长期在果园割草、搞运输,两口子一年收入至少6万元。记者近日在基层看到,几年前,物联网、大数据对西北农民们来说还是个陌生词,如今这些先进技术已在黄土高原上生根发芽。那些曾经只会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村人,正逐渐转型成澳门云顶娱乐登录时代里的“新农民”。
相关资讯
-
以园区为“根据地”,四川公布数字农业行进“路…
2021.06.22 -
澳门云顶娱乐登录的广阔前景和当前面临的不足
2020.11.17 -
开拓鲜桃产业发展新业态
2020.07.20 -
青岛莱西:农机装上“北斗”智慧大脑
2020.07.10 -
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关于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…
2020.07.06 -
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…
2020.07.02 -
农民变身技术工人 种植中药材让云南维西贫困户…
2020.06.16 -
昆山市四举措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健发展
2020.06.12 -
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2020年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…
2020.05.29 -
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告(第5号)
2020.05.21